曾经,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 “股神”沃伦·巴菲特称赞中国经济几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是一个“奇迹”。在中国“奇迹”的话题下,“股神”多次谈及中国市场机会和中国的移动支付领域。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为用户带来更为便利的消费,也正在重塑着中国零售业态的格局。

移动支付+大数据 新零售格局助推器

如今的中国,超过七成网络使用者表示生活中不再使用现金。从餐饮出行、旅游娱乐到民生生活领域,移动支付正在把商家推到一个更高的服务场景,以”人”为核心的新零售格局正在逐步取代以”货,场,人”的传统零售格局。

移动带给人们想象空间正在不断扩大,在可预见的未来,或将成为支撑消费增长的重要一环。移动支付的发展,同样为更多技术带来了应用空间和发展机遇。

近几年来,国内零售业正在经历低迷阶段,环境变化、成本上涨加之互联网电商的冲击使得传统零售经济开始寻求转型之道。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不断成熟,正为零售业态的探索带来更多可能性。以技术为基础、融合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机遇应运而生,而在这背后移动支付和大数据这一重塑经济增长格局的新动能,正成为新格局竞争的关键。

随着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大规模向线下的渗透与扩张,2017年中国零售业迎来了加速整合期。有了移动支付与大数据的加持,实体零售价值凸显,2018年以来线下场景之争更是愈演愈烈。

从发展路径来看,阿里巴巴凭借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占得先机,而腾讯则依靠微信社交网络、微信支付发展壮大它的生态圈。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其数据能力已经成为新零售探索和竞争的核心能力之一。

今天,来自金融、电商、运营商等不同模块的数据价值正在不断被发掘。作为未来零售、甚至更多领域发展的宝贵基础资源,数据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而数据能力的竞争或将成为行业变革的拐点。

强劲涨势背后风控成为关键词之一

移动支付产业规模的强劲涨势为“新零售”等更多产业的发展催生出肥沃土壤,无疑在支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就移动支付本身而言,过硬的风控则成为产业高规模稳健发展的根本保障。

从消费者一端来看,现今二维码及NFC等支付方式在生活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便利的同时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安全隐患,如二维码支付就出现木马植入、以收款码替代付款码等不法现象。以技术手段提升应对安全隐患的能力,保障用户账户资金安全,成为移动支付产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除了账户安全外,对于商家和消费者而言,“刷客”等黑色产业链的日益猖獗,也成为商家营销成本和消费者利益的最大蚕食者。移动支付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也方便了以刷单套利、侵蚀消费者权益为生的“职业刷客”们。

在平台和商家对刷客大军的绞杀大战中,各大平台纷纷以自身优势为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防控机制。从各家移动支付平台的探索来看,不断发掘数据在风控方面的价值潜力,夯实业务全面落地且平稳运行的安全基础,正成为各家共同的发力点。移动支付风控能力的不断提升,也为新零售格局的快速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零售”未来的市场竞争,各家正在以技术为核心展开场景之争,零售业态的新一轮融合与变革也会持续进行中。接下来,技术将怎样进一步重塑零售业态格局、变革之下的风口机遇将会出现在哪里,这些都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