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现状分析
智慧社区是未来居民生活的理想场景。以下是智慧社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智慧社区行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截止到2015年3月31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数量达到了386个,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一些发达地区的县、镇乃至社区都参与其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重要内容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治理“城市病”的有效模式。虽然得益于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来,我国大多数智慧社区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
1、不同地区智慧社区应用和发展差异较大
我国智慧社区的分布不均,并且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我国的北上广深等沿海城市发展相对较快,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优势较为明显,对于智慧社区的应用接收能力也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受到建设成本以及消费水平的制约因素,智慧社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知。
2、智慧社区产品与技术标准不统一
智慧社区中的智能产品开发面多种协议标准的抉择,导致归属不同厂商的不同硬件难以做到相互兼容,不同硬件之间无法交互,彼此形成一个个孤立、分散的“信息孤岛”,没有整合,限制了社区内各个智能硬件的协同发展。
3、缺乏适应智慧化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人才
传统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比较低,而智慧社区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其管理与服务模式与传统社区有很大不同。因此社区服务中心与物业管理中心需要配备高素质的技术管理及业务办理人才,通过高素质的人才保障智慧社区软硬件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未来智慧社区行业发展前景
1、使居民生活更加的安心舒适
智慧社区服务项目齐全,利用家中电脑或者手机,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家电维修、环境清洁、上门送餐等服务。或许这些略显普通,但是智慧社区中的养老服务却是真正的想民之所想,做到了人性化、便利化,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老年人信息例如年龄、身体状况、出行情况等进行记录,使得他们的日常处于一种远程观察状态,及时发现他们的情况,进行诊断和救治。智慧生活服务功能让老人及其子女对生活在智能社区更加安心、放心。
2、社区物业、社区建设以及网络运营企业将形成完整的智慧社区网络构建
为迎合智慧社区的应用和建设需求,建筑设计、社区物业以及网络运营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将智慧社区的建设理念在建筑项目的初始设计阶段便规划实施,将不同功能需求的建筑结构设置、网络信息线路设置进行综合评估,实现一体化和系统化的建设模式,建筑工程完工后智慧社区的功能便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小区民众的生活带来便利,还能够实现建筑企业、物业企业以及通讯网络企业的共赢建设应用模式。同时三方之间的协作能够有助于促进智慧社区建立统一规范的建设和应用标准,有助于促进其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拓展。
3、与资本市场的快速融合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尤其是新三板扩容、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的建设,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形成了快速发展的新格局,一批优质的物业企业先后进入资本市场。物业服务企业通过融资在行业内开展收购、兼并、重组,有力助推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源整合。投资型企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业务融合,实现了企业业务种类和赢利点的增加。
未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社区的建设逐渐完备,智慧社区迎合现代社会民众的高品质、多元化生活需求,将自动化、智能化的生活理念引入到小区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将来人们的生活会更加便利,居民享受全面的信息化服务,人们生活更加舒适美好,从而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是笔者对智慧社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文章来源:报告大厅《智慧社区现状分析》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