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零售领域,“腾讯系”和“阿里系”的竞争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自马云在2016年提出“新零售”概念,发展至今,巨头纷纷入局,互联网新物种陈出不穷。

社交零售如日中天,社区团购又上风口、无人货架艰难度日,咖啡零售频频换装、小程序强势来袭……

近期,阿里腾讯等巨头们又扎进菜市场,“买菜”似乎又成为巨头们的新重点,新零售战场到底在争什么?各家布局又是怎样的?陈出不穷的新风口预示又着哪些变数呢?

>>领跑者的焦虑和陪跑者的无奈

关于新零售这个概念,业界的说法和玩法可谓争奇斗艳。前有马云的“新零售”后又腾讯的“智慧零售”,还有京东的“无界零售”,网易的“新消费”。

本质上,还是体现“新”与“旧”的区别,新零售还是零售,只是对于零售全链条的优化升级。在马云的创业传奇故事中,关于这位电商大佬早期预言线下零售将会被电商取代的故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但是,到底是什么让这位电商大佬开始把目光从线上转向线下呢?

巨头的流量焦虑症

过去这两年来,让无数巨头、创业者都非常头疼的无疑是线上流量红利的消退,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

这样的变化表现在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增加,2016年底一家电商巨头的年报曾披露其获客成本为119元,同比增长50%。有些电商的成本甚至超过了线下零售。

在线上流量红利枯竭的当下,电商巨头们急需找寻一个新出口,所以线下零售渠道的价值在重估。

当然,阿里、腾讯等巨头积极布局新零售还有两个核心原因:

移动互联的普及给新零售提供了必要的硬件;

消费升级驱动消费者需求;

传统零售:新零售的陪跑者

那么流量新出口非得是线下商超吗?是的。

其实,电商发展至今,整体线上零售销量也仅仅占整体社会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线上巨头挥舞着支票,从生鲜到商超再到服装门店无一不抢,是因为巨头们发现无论他们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把线上零售做得更大。

与其拼杀线上,不如把成本用于参与线下零售的抢夺,于是便有了这场新零售的战役。

对线下零售来说,他们的挑战在于供应链、商业模式和物流成本的上升。

他们需要线上的加持以完成数据采集、智能供应链,高效率的物流等的转型升级,无奈地成为了这场战役中的陪跑者。

>>阿里腾讯:风格迥异的排兵布阵

从线上支付开始,腾讯阿里竞争就已白热化,从消费端蔓延到供应链各领域,但“万变不离其宗”,新零售还是遵循着“生产—供应—销售—支付—消费”的传统零售内在逻辑。从下面这张图就可看出,新零售争端已经迎来了高潮,我们分块解析下。

1、社区生鲜正“鲜”

生鲜领域受线上电商冲击较小,原因是生鲜的物流成本占比高,生鲜布局整体显示比较自由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型的生鲜超市,社区电商一直被端进“风口”,代表业态包括永辉生活和京东今年入股的钱大妈。还有最近受一级市场资本关注比较多的生鲜传奇,也是典型的社区型生鲜超市。

2、杂货店 B2B 的万亿市场

这也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像京东、阿里都提了“百万小店”计划。它的本质是利用大数据来给小店赋能,但也存在很多难点,比如小店店主的文化水平低,接受程度也低。

3、体验连锁为线上而生

这一块苏宁、京东、小米都已经入局了,还是以家电类企业为主,它们不以售卖商品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增强用户体验,提升品牌认同感,引流至线上渠道。

4、无人零售的流量生意

炙手可热的无人零售业态,像自助售货机里的天使之橙;但无人值守便利店可能在技术上面或者政策上面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至于无人值守货架,本质是一个流量生意。

阿里新零售:“中心化”的直营店

在新零售的战场争夺中,阿里作为带头的大哥,带着一帮先兄弟一起冲锋陷阵,一荣俱荣,一败俱败。

阿里的策略是让自己成为生态圈的核心,通过大平台的优势,实现多元化,并形成中心化的统一化管理,也反映出了阿里对新零售的决心和态度。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阿里会是阿里系零售企业业务重构的主角,它对改造的方法、内容等有较大的话语权,而且这些零售商将会形成一个以阿里为中心的体系。

腾讯智慧零售:“去中心化”的加盟店

腾讯作为另一阵营的巨头,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让「兄弟们,给我上」的感觉,而自己在背后提供粮草和弹药。

社交大佬腾讯和阿里不同的是,它喜欢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流量资源,进行赋能或改造线下零售商,实现线上流量变现。

相比阿里中心化思维,腾讯更强调自己做生态圈的地基,选择有效率的企业进行合作,而非直接参与竞争,给予相关企业所需要的资源,以赋能连接所有场景。

如今结合来看,还是马化腾那句话:

腾讯不做零售,在这场零售业变革中,只负责将流量与技术嵌入零售环节,而不涉足线下零售整个链条最核心也是最重的那部分。

积累了大量社交用户的腾讯VS拥有大量用户消费数据的阿里,它们都占据了天然的优势。

谁才是新零售的“一哥”呢?答案可能要交给正在升级的消费市场,就像文章开头罗列的“新物种”们,新零售的剧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充满着变数,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经历哪些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