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面临许多挑战,线下零售成本逐渐增高,”关门退租”已成为普遍现象,而网络零售也随着互联网红利消失,流量成本居高不下,生存日益艰难。在这种背景下,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受到追捧,当前发展势头看似强劲,但实则进入格局固化的尴尬境地,最终成为腾讯、阿里等巨头”围猎场”,广大中小企业则只有”围观”的份。

而小程序的出现,或许将为中小企业实践新零售提供新的解决途径。马化腾也不止一次指出,小程序的布局就是基于新零售的考虑。有些人认为小程序只是一阵风,从支付宝和百度等大公司的跟进,我们可以看出小程序是基于长久的考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所以腾讯公司对于小程序的重视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不久前,微信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小程序已覆盖超过200个细分行业,服务超过1000亿人次,年交易增长超过600%,创造了超过5000亿的商业价值。可见,小程序的变现能力已经越来越强,商业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

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的转变,根本原因是新技术的驱动。技术变革引发消费环境、消费路径、消费意识的变化,这倒逼着销售场景、销售方式,销售行为、销售意识形态的改变。智能小程序更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新技术商业化应用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去年11月,天虹与微信支付合作打造了首家智慧零售标杆店,以到家、扫码购、人脸支付等服务及基础,打造全流程数字化零售场景体验,实现门店数字化率高达85%,自助化率达到50%。

微信支付团队表示:”未来还将持续通过智慧化工具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效能,从’人货场’的数字化改造、消费链升级、数字化工具等方面切入,帮助更多行业实现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升级。”

那么,智能小程序对于新零售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也已触及天花板,流量成本与获客成本大幅提升,互联网流量红利结束,传统流量的运营方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零售数据认知流报告》指出,流量、数据和认知运营分别是传统零售的三大痛点。而智能小程序能在解决这些痛点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有业内大咖曾说过:如果是做C端的创业,一定要首选小程序,如果小程序都做不起来,那么做APP更是不可能的。做新零售同样如此,智能小程序无疑是比App更好的选择,也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