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社交流量的剧增社交电商也蓬勃发展,当我们用一部手机在家里就可以基本完成生意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这个行业中。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次充好、山寨假货等质量问题,则屡次被曝光。阿里巴巴商学院执行院长章剑林在社交新零售高峰论坛上表示,“对于社交电商来讲,不规范到规范,从国家到行业都在努力,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10月13日,在由浙江在线主办,汉德森日用保健品(上海)有限公司承办的“社交新零售高峰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论坛上,相关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就社交电商及社交新零售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在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秘书长于立娟,分享了中国互联网协会《2018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397.78亿元,较2017年增长66.73%;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从业者规模预计达到3032.6万人,增长率为50.22%。从报告看出,社交电商近一年的时间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越来越多的人群成为社交电商的创业者。
变革,品控是社交新零售企业要抓的重点
较传统电商,社交电商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人、货、场的变迁。人,也就是消费者从年轻化到全龄化结构的扩张;货品设计理念从围绕产品规模化提供到个性化设计不断提升;场景从中心化电子商务平台到碎片化社交平台的演变。
社交电商的出现离不开“新零售”的崛起,线上、线下、技术、数据、供应链,零售价值链上所有要素和场景的融合。而社交新零售,又区别于社交电商模式,它则更适于实体传统企业进行升级转型的一种模式。
福布斯中国首席执行官李思卫在论坛开始讲到,“社交新零售,第一特点是以人为中心,第二特点,则是要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的对接,当中涵盖生产、物流、配送、销售、客户维护、售后服务以及会员的维护,每个环节都有它的数据。”

李延亮表示,汉德森在去年就开始构建社交新零售模式,作为立足于中国的世界家庭健康管理方案的营养品服务商,汉德森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借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电商的快速发展,能够把原来的行业做一些改造和升级。

此外,就此问题恒基(中国)投资总监陈英龙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企业在拥抱社交新零售的同时,不应抛弃老的基因,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去把企业基因做优化和升级。他建议企业去联盟,打造属于企业特性的生态圈。
现在,社交新零售不仅受企业的关注,同样也受资本的青睐。木槿资本始创管理人蔡耀庭在论坛上,分享了作为投资人对社交新零售投资的五个标准。他表示,首先看重品质;其次看重用户数量和获客成本,从投资的角度来讲用户数量越多越好,但获取用户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再次,更好的服务体验、全新的技术及跨平台和媒体的能力,都是投资衡量的标准。
未来,社交电商领域将逐渐规范
当然,社交电商的发展也伴随着问题,无论是一些社交电商曾陷入的传销质疑,还是产品山寨问题,都显示着新经济领域的不完善。
2018年7月,《社交电商经营规范》在商务部网站正式公开征求意见,《规范》对售后监督与保障也做了更全面的要求:消费者在收到商品与服务后可依据国家规定或约定在七日之内要求退货,超过七日后也可与经营者进行协商要求更换、修理等服务。由此国家级行业标准的正式亮相,将进一步支持和促进社交电商健康发展。
近期评论